光电复合缆技术解析
浏览次数:1961发布日期:2016-11-09
光电复合缆是将电力传输单元与光通信单元集成于统一护套内的综合线缆。这类线缆在电力系统中既承担电能输送,又同时完成数据通信任务,使电力网与通信网形成实体化融合载体。
一、结构设计的集成逻辑
1. 空间复用结构
光电复合缆的结构设计体现了多维功能集成思想:
•电力单元构造
导体采用硬态无氧铜或高导电铝合金,外层覆盖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在10kV电压等级缆体中,绝缘层厚度需精确确保击穿场强达到特定阈值。半导电屏蔽层包裹导体形成均压电场,铜带绕包层则构成电磁屏蔽体系。
•光单元嵌入策略
根据电压等级选择光纤单元排布方式:
•在380V低压缆中,光纤单元置于绞合导体的空隙中
•10kV中压缆采用不锈钢中心管结构,管内填充阻水纤膏
•35kV高压输电线路将光纤单元置于相线绞层之间
不锈钢管保护的光纤单元承受着导体发热、机械应力等多重挑战
•防护体系设计
外层防护包含多重功能:
· 镀锌钢丝铠装层抵抗外力冲击
· 阻水结构形成纵向密封屏障
· 耐候型聚乙烯护套抵御紫外线侵蚀
2. 物理冲突的解决之道
电磁干扰与机械应力是复合缆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
•采用铜带纵包+半导电阻水带构成双屏蔽体系
•优化绞合节距减少光纤微弯
•导体紧压工艺降低集肤效应
二、制造工艺与技术演进
1. 精密制造过程
在绞合成缆工序中,需要同时控制:
•光纤余长保持精确比例
•导体与光单元张力维持平衡
•阻水材料温度保持在熔融状态
2. 智能化的未来方向
光电复合缆技术正在向更高层面演进:
•全状态感知型复合缆:集成分布式光纤传感,实现对缆体温度、应变的实时监测
•超高压融合技术:研发110kV电压等级的复合结构
•新材料应用:碳纤维复合导体减轻重量,陶瓷涂层光纤提升耐温性能
3. 工艺控制核心
•导体紧压确保结构密实
•光纤单元精准定位避免偏心
•挤出成型过程控制绝缘均匀性
三、标准化应用实践
1. 电力系统典型配置
•配电网低压分支采用OPLC结构
•主干线路使用OPPC结构
•特殊跨越场景选择ADSS构型
2. 工程部署规范
•牵引施工采用旋转连接器防止扭绞
•转角处设置不小于缆径40倍的弯曲半径
•接头处理需采用双密封结构
